从原料供给情况来看,伴随着后续 SAF 需求放量,国内 UCO 企业或将改变出口策略,更多转向国内销售,有望改善生物航煤(SAF)的原料供给情况。目前,受海外需求的推动,中国大部分 UCO 用于出口,中国近几年是全球 UCO 的最大出口国,2023 年出口量达 181.9 万吨。一是,取消退税或将削弱 UCO 企业出口的利润空间,国内 UCO 企业或改变以出口为主的经营策略。截至 11 月 15日,UCO 港口出口价约 6800 元/吨,参考现行 UCO 退税率为 13%,预计取消出口退税后,补贴将对应减少约 884 元/吨,若继续出口,国内 UCO 企业或将承受更大成本压力。二是,国内 SAF 需求逐步增长,UCO 转向 SAF 生产原料仍有利润提升空间,UCO 企业将更多转向国内销售。我国于 2022 年制定了明确的 SAF 应用目标,提出力争 2025 年 SAF 消费量达到 2 万吨以上,“十四五”期间消费量累计达到 5 万吨;并于 2024 年 9 月正式启动 SAF 应用试点,SAF 国内需求量有望迎来大幅增长。由于生物航煤仍局限于 HEFA 法,主要原料为 UCO等废弃油脂,伴随着 SAF 需求放量,UCO 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,为国内 UCO生产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。此外,按照 SAF 价格 2500 美元/吨计算,经过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工艺,UCO 营收有望实现 7114 元/吨,较当前 UCO 出口价格有一定提升空间。总之,在当前国内 UCO 主要用于出口,而 UCO 供应长期紧俏的背景下,当前时点取消出口退税一定程度保障了 SAF 的原料自给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