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BMS行业产业链
BMS行业的产业链分为上游的部件材料、中游的软件制造和下游的应用领域三个部分。
行业上游材料包括PCB板、芯片、电子元件、线束、LED显示屏等。软件算法依赖于各环节数据积累,是BMS的关键核心。BMS下游应用主要包括:消费电池(3C数码)、动力电池(电动车)和储能电池(国防军工、可再生能源、通讯、医疗健康等)。

2.BMS行业市场现状
(1)全球市场规模:数据显示,2015-2020年全球BMS市场规模不断增长,从70.8亿元增长到了635亿元人民币;其中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增长速度下降较多。

(2)中国市场规模:据统计,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带动下,我国BMS市场规模增长迅速,从2014年的5.41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103.08亿元,2021年的市场规模相较于2020年的43.17亿元同比上升138.78%。

(3)需求量及增速:数据显示,国内BMS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,需求量由2014年的8.1万套增长至2021年的354.5万套,期间CAGR达71.57%。

3.BMS行业竞争格局
(1)行业参与主体:BMS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分为三类:整车厂商、电池厂商和专业第三方BMS厂商:1)整车厂商了解自身产品控制系统的原理和需求,有一定技术积累且资金实力雄厚;2)电池厂商对电池特性了解深刻,掌握关键电池数据;3)专业BMS厂商中传统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占主导地位,数据服务经验丰富。

(2)装机量占比:电池厂商掌握关键电池数据,而算法技术积累相比专业BMS厂商稍显薄弱;专业BMS厂商有扎实的数据处理经验和技术积累,而对电池数据的获取面临一定阻碍。电池厂商和专业BMS厂商在现行技术体系下占有利地位,各自的先天壁垒决定了二者的市场互为补充,2020年装机量分别占比46%和33%。

4.BMS行业发展趋势
当前BMS仍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。各主机厂、零部件供应商、科研单位等都在持续加大研发力度。在未来的电动汽车竞争中,拥有性能可靠、价格低廉的电池管理系统,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竟争力之一。
在众多的BMS架构中,分布式无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。而菊花链连接的分布式BMS系统,在成本上有较高的优势,未来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。
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迭代,每一个车型项目重新开发BMS,在时间、成本等方面都是不可行的。基于平台化、模块化的基础上,开发出一个符合战略需要的通用化BMS,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方法。
以上就是有关于bms产业链、市场现状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全面分析,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行业市场发展的内容,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分析栏目。
推荐阅读
车身感知传感器产业链、龙头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
2022我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分析,市场规模及前景预测
2022汽车芯片行业产业链、市场规模及前景分析